将斯里兰卡危机赖中国,印度正拿隔岸观火的剧本(图)
文/ 太和智库南亚问题研究员 胡博峰
核心提要:1. 斯里兰卡前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宣布辞职后,斯国内的抗议活动并没有停止。美、英、印等多国媒体将斯经济危机归咎于中国“债务陷阱”,但事实并非如此。
2. 新冠疫情带来的旅游业收入断崖式下跌,外汇储备缩水,美元短缺造成的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 不合时宜的减税方案,过分激进的去化肥政策,客观上都使雪上加霜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并全方位蔓延,并推动了国内民众抗议以及引发政治危机。
3. 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燃料和食品价格飙升;印度一边提供经济援助,一边与斯国内反对派亲密往来; 国际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都为斯里兰卡的经济危机乃至政治危机雪上加霜。
4. 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本身就是印度战略界率先编排出来的彻头彻尾的“概念陷阱”,反映的是印度对中国在南亚地区影响力日益提升的无奈和焦虑。今年是中斯签订“米胶协定”70周年,中斯关系不会也不应受到外界阴谋论的影响。

▎2022年5月9日,一名斯里兰卡政府支持者在袭击斯里兰卡科伦坡总统办公室外的反政府抗议者后举着国旗。图/美联社
这场由经济危机引发的街头暴力不仅未能缓和,而且愈演愈烈,至今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就连拉贾帕克萨家族位于汉班托塔的祖屋也未能幸免,遭人纵火袭击。斯总统,同时也是前总理马欣达的胞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呼吁民众保持冷静,停止针对同胞的“暴力和报复”,誓言将解决斯里兰卡当前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及部分地区9日爆发冲突现场 图/人民视觉
美国、英国、印度等多国媒体都将斯里兰卡此次危机的“祸首”归咎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认为中国为斯设置的“债务陷阱”带来了今日的局面,应对此负责。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经济断崖、街头运动、政治危机的“连环套”

▎斯里兰卡2010-2021旅游业收入曲线 图/ceicdata
总部位于首都科伦坡的智库“先导研究所”负责人达纳纳特·费尔南多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一针见血地说:“我们面临的不光是商品短缺,重要的是美元短缺”。与此相伴,通胀也在不可避免地发生,连环传导的效果一发不可收拾。2月,零售品通胀达到15.1%,食品类通胀达到25.7%——创下十年来最高记录。笔者在当地的一名朋友日前收到了房东的涨价通知,但在得知可以收到美元结算的租金后,房东竟然还主动减免了几百美元。

▎2021年8月19日,斯里兰卡科伦坡的一家商店里,一名店主拉出一包牛奶。图/人民视觉
▎2021年8月19日,斯里兰卡科伦坡,民众在排队购买煤油。图/人民视觉
于是,从4月初开始,斯里兰卡陆续发生街头抗议活动。5月初,和平抗议升级为暴力冲突。反对党统一国民力量一边“装鬼”,一边“捉鬼”,试图从这场由经济危机嬗变为政治危机的民生灾难中火中取栗。一方面,煽动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声称总统、总理乃至现政府中的每个人都应为当前的危机局面负责,坚持让拉贾帕克萨兄弟下台,逼迫其家族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另一方面,谴责暴徒行径是“国家恐怖主义”、“政治恐怖主义”,但又希望抗议者继续街头抗议,保持对政府的极限压力。当前,反对者已喊出了“Gota Go home”(戈塔巴雅下台)的口号。反对党此次似乎是瞧准了拉贾帕克萨政府的软肋,后者简单意义上的政治“分肥”怕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

▎斯里兰卡全国各地因燃料和其他重要进口商品短缺以及价格飙升而发生抗议
但是无论任何一方上台,政府该还的账还是要还的,大概率是要采取债务重组和申请缓期的方式。有消息说,重组后的债务还款结构可能为期三年,但恢复外汇储备水平如前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印度,作为南亚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和斯里兰卡的邻国,并没有在此次斯里兰卡危机中袖手旁观,直接援助总额超过35亿美元,其中包括1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10亿美元的债务展期和5亿美元的能源信贷。但值得注意和玩味的是,印度在迄今发表的所有公开声明中,虽多次强调会“照拂”斯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但只字未提是否会对拉贾帕克萨家族予以政治支持。

▎现任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左)与印度总理莫迪(右) 图/视觉中国
是的,笔者就是想说,印度在斯里兰卡的这场冲突中拿的正是“隔岸观火”的剧本,因为无论是哪一方上台或组成联合政府,斯政局越混乱实际上对印度越有利。印度的表态看似“恪守中立”,“尊重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但从其意愿和能力出发,绝不止表面上撒的这几十亿美元那么简单。当年(80年代至90年代),印度政府干预斯里兰卡内战的“往事”历历在目。在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的直接指示下,印度情报行动机构从1983年开始就资助、培训泰米尔叛乱组织。此后,印度空军还曾于1987年6月向在“瓦达马拉奇行动”中被围困的泰米尔猛虎组织空投物资,致使政府军的清缴行动功败垂成,这就是印度军方和情报单位一直引以为豪的“花环行动”的一部分。如果读者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推荐看一下印度2013年上映的电影《马德拉斯咖啡馆》,故事部分“还原”了印度情报机构上世纪在斯国北部贾夫纳地区的秘密行动,以及猛虎组织的一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如何成功刺杀了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
更有甚者,在此次危机中,还有部分印度媒体和政界人士提出了向斯里兰卡派兵的可能性。不过此言一出,立刻被印度官方否认,有印度媒体也表示,当年出兵干预斯里兰卡的不愉快经历,恐怕不是什么派兵干预的好经验。

▎“猛虎组织”首领韦卢皮莱·普拉巴卡兰,2009年被斯政府军击毙
最后,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评级机构也在此次斯里兰卡经济危机中循序渐进地发挥了推波助澜作用。早在2021年初,标普、穆迪等就以新冠疫情大流行加剧了斯国收入困境、偿债压力增大、财政状况疲软等为由,先后下调了斯里兰卡的主权信用评级。但客观地说,当时这些警告并未引起拉贾帕克萨政府的警惕和重视,反而被斥为“毫无根据”。目前,由于斯里兰卡暂停偿付外债,主要信用评级机构已将其列入违约主权国家行列。这将致其国际融资的难度更大,正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拟议中的纾困计划可能也会被附加更多苛刻条件。斯媒推测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将要求斯政府对民众增税,同时减少行政支出。为了获得援助,恐怕斯全国上下都要过上一段时间的“紧日子”甚至“苦日子”了。

首先,从斯里兰卡独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债务与GDP关系就不难发现,严重依赖外债已成为斯里兰卡固有的发展模式。上世纪7、80年代,斯公共债务稳步增加,80年代后期达到顶峰,当时公共债务(内外债总和)超过GDP的100%。此后,外债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90年代斯里兰卡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借出的长周期、低利率贷款已经陆续到了偿付期。可以说从本世纪头十年开始,斯里兰卡就已进入了“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根据斯里兰卡央行的统计数据,斯2004年商业贷款的外债占比不到5%,但到2010年已接近40%。那个时候,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没正式推出呢!

▎斯里兰卡2009-2020年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图/ceicdata
斯里兰卡政府没钱了怎么办呢?又是一个昏招——印钞!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斯里兰卡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2.8万亿,增幅高达42%,通货膨胀接踵而至,民众从“过不下去”渐渐感到“活不下去”。

事实上,按照斯里兰卡方面的统计,中国提供的全部贷款中,优惠贷款的比例占到了60%以上,利率2%、管理费0.5%、还款期限15至20年。如果有这样的“债务陷阱”,笔者想说“请给我来一打”。

独立自强,守望相助,是中斯两国的宝贵财富
2022年恰是中斯签订“米胶协定”70周年。1952年朝鲜战争期间,尚未建交的中国与斯里兰卡(时称锡兰)共同顶住了来自美西方的强大压力,签署了着名的《关于大米和橡胶的贸易协定》,为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两国的封锁禁运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成为中斯两国友谊的佳话。当时,斯里兰卡面临橡胶价格暴跌、粮食歉收的双重危机,而两国以“米胶协定”为起点,开展了长达30年的“大米换橡胶”的合作,其中所蕴含的独立自强、守望互助的精神早已是两国关系的宝贵财富,也必将在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倡议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在这样的双边关系大环境中,“债务陷阱”也好,“中国威胁”也罢,铁定都是站不住脚的。
上一篇:陆媒:陷入死胡同,俄罗斯的下一步令世界不安(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