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潮涌动之下:少了德州仪器,中国芯片会更好?(组图)
芯片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行业依赖的重要零部件。
例如轰轰烈烈的智能汽车,就需要全车数百个芯片共同提供先进的驾乘性能,已经消耗了数百上千亿元的自动驾驶也离不开相应芯片进行计算。一旦遭遇芯片供应问题,轻则交付用户时暂不提供部分功能,重则车辆停工停产。
在如此背景下,发生了一件可能牵连到中国芯片事业今后发展的事件,有行业媒体在日前报道称,德州仪器(下称德仪)已经裁撤了中国区的全部MCU团队,并将相应的产品线迁往他国。德仪官方很快做出回应否认裁撤团队,但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裁撤罗生门背后,中国依然重要在最初的媒体报道中,被裁撤的德仪中国区MCU研发团队主要负责MSP430产品线,一部分员工被裁员,另一部分则转入LED DRIVER芯片团队。据了解,MSP430是一款16位MCU,最早于1996年推出,由于其低功耗低成本特性,在国内获得了一定的定制研发订单。

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官方回应否认了几乎所有传闻:德州仪器中国没有裁撤任何员工,同时表示中国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同时提及了德仪国内的成都一体化制造基地、两个产品分拨中心、三个研发中心以及近20个销售和技术支持分公司。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条基本可以确认的信息:1、无论内部变动如何,德仪不会退出中国市场或者在国内有太大的变动,中国市场仍有不一般的地位。2、包括德仪在内,印度正在成为大量高科技企业转移研发业务的国家,印度裔员工受重用以及当地人力资源成本或是主因。
与这些国际企业的变化同时进行的,是国内半导体相关企业的飞速发展,他们不仅借助前者为国内培养的市场空间和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内完成积累,通过更积极的研发与市场策略,从前者获得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多个行业人士称,MCU研发头部企业中有不少员工有德仪经历。
看似平静的湖面之下,是暗潮涌动。
离开之后,留下更多中国芯片养料芯片设计与制造,长期以来伴随着中国产业变迁与升级。自在中国进行相关工作的愿景提出,就存在着大量的目标需要实现,这是一个链条相当长的庞大工程,绝非一家企业或是一项技术突破就能支撑起来。期间走过一些弯路,但也让许多人得以更冷静务实地展开工作。
学习并超越,是国内许多产业曾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原本需要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可以在国内生产、迭代乃至是独立设计制造,这一点如今也在半导体行业重现。如匿名人士所言,德仪流出的研发工程师进入到了行业内其他公司,也给行业带来优秀产品。

近几年间,国产图形芯片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描绘着一个有望达到千亿级别的市场细分领域。这不仅有切实市场需求给予养料,也有诸如来自全球顶级图形芯片设计团队、领先知识产权授权、完整行业分工体系等部分的支持,才让这类事业短时间内从构想变为现实。
受类似影响的企业有很多,比如为小米进行充电芯片代工的南芯半导体。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南芯初创团队基本全部来自全球第一大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模拟电路元件制造商德州仪器,他们拥有10年以上的行业工作经验,持续深耕电源管理芯片领域。

接下来的路,可以有更多中国芯片企业走下去。
变化不会停下
据知乎匿名消息,德仪中国仍有小规模进行MCU研发转岗的可能,但对于精于此道数年的员工而言,从数字电路设计转岗到传闻的模拟电路业务,技术层面跨度需要较长时间学习和适应来应对。因此相比于接受转岗,前往其他有MCU或数字电路岗位公司,或是更多人的选择。

这家公司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德仪计算器更帮助无数学子精进学业,德仪移动SoC更见证了诺基亚手机最光辉的时光。2012年9月,德仪宣布退出移动SoC市场令人惋惜,但这十年间业务调整又使其股价增长数倍。
时间的车轮继续向前,等到数年后整个行业或是人类生活发生重大改变时,或许才会想起此时此刻发生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一篇:连大神韦东奕都不赚钱,那我们为啥还要搞数学?(组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